第(3/3)页 “臣遵旨!” “毕爱卿,你们户部压力很大呀,朝廷到处都需要银子,不是朕好大喜功,而是不得已。 这些事情放在历朝历代的君王身上都不大可能会提上日程更可能实施,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 “陛下放心,臣明白!” 群臣也是心中猛的一颤,自然是明白皇帝的话中的意思,而后齐齐道:“陛下放心,臣等必竭尽全力,完成陛下所托。” 崇祯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那咱们继续回到之前蜂窝煤的话题上来,蜂窝煤、打煤枪、新式煤炉都可以授权给各布政司,定价要合理。 另外,府城城内三年缓冲期,三年后禁止使用木柴,县城八年内禁止使用。 鉴于煤炭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存在运输问题,南方和东方比预定时间晚上一到两年。 至于村镇乡野百姓等以后再说,只要百姓们富裕起来了以及看到煤炭的优势,他们自己会主动选择煤炭的。” “臣以为问题不大!” 范景文思索了几息:“大明如今有两百余府,县城两千余个,城内居住人口也不过七八千万人,不足大明的一半,且本来就有很多使用煤炭的。 城内百姓不是不想用煤炭,而是煤炭味道较大且容易出事儿,木材火力旺但灰尘、烟尘大,现在有更好的选择他们自然会选择的。 其实木材的价格比煤炭的价格还要高出一成左右,多出两三来两银子对城内百姓来说不算什么。 至于说供应量应该也不大问题,五年的时间足够我们勘查出更多的煤矿,且以重金悬赏工匠们,开采技术和水洗煤重复利用技术等等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突破。” “那次是就交由工部全权处理了!” “臣遵旨!” 崇祯摆了摆手,看向群臣:“工部的事儿就先到这里,下一位谁来?” 第(3/3)页